close

以出走來體驗自己的生命,是為了關愛世間的諸多生命。
我有一個切身感受。在路上,遇到一個陌生人,如果這個人癡迷旅行,而且興致勃勃地說得出各地的風土人情﹑婚喪習俗﹑食衣住行,那麼這個人一般說來總是比較善良。
這是有原因的。一個人能對素昧平生的人群形成生態關注,心胸大多比較開闊。關注時間長了,關注範圍大了,久而久之,又會增加這種開闊。既然他明白地球上的人可以用不同方式活著,每一種方式都有關愛的價值,那麼,他就不大可能對身邊的人事斤斤計較了。
...中略...
我在東北平原上清代流放江南罪人的地方停駐很久,一去再去,設想當年他們的冷暖溫飽,我細細地觀察古代科舉考試留下的考場,瞭解當年萬千考生們寢食便溺的狀況。看到古代官衙留下的刑具我更會快步向前,感受著早已遠去的血淚和呼喊......久而久之,我不肯再在敘述歷史的文字中輕鬆地寫下「殺敵五千餘首」﹑「抄斬四十餘家」這樣的文字了,因此只能由學術轉向散文。
我自己知道,看中國史書,把我的心腸看硬了,而看一個個古代的生態現場,卻把我的心腸看軟了。
後來大家知道,我又歷險踏訪了北非﹑中東﹑海灣﹑中亞﹑南亞等數萬公里恐怖地區,悲憫之情更是無可言表。我知道那裡有災難,但原先都是從報刊上知道的,當我親自面臨那一切,感受就完全不同了。與我同行的鳳凰衛視主播陳魯豫小姐在伊拉克的一個彈坑旁見到一個全家都被炸死的中年婦女,情不自禁地問她:我能抱妳一下嗎?是的,到了現場,我們可以伸手擁抱災難了,可以體察受傷者的體溫和顫抖了,於是,我們的體溫也被那片土地感知了。這就是現場抵達遠遠超越報刊瀏覽的原因。
...中略...
一個人的情感是無限的,不會因為關愛的遠處,就會減損對近處的關愛。其實,只有洞悉了大空間,才會對小空間裡發生的一切加深理解,而理解是關愛的基礎。
...中略...
因此,我奉勸諸位,只要遇到了比較大的麻煩事,萬不可在螺絲殼裡做道場,而最好在精神上出走。等到回來,連注視那些麻煩事的眼神,也會溫柔起來。
天下有很多麻煩事是不必解決的。把他們放在異態文化和異態生態雜陳的大空間之中,讓自己明白他們的位置﹑體量和產生的原因,也就「解決」了一大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iiooo1218 的頭像
    iiiooo1218

    獨白

    iiiooo1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