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Gladstone遊玩。
週末假期決定到東方121km的靠海都市看看海景。
每到澳洲某個陌生城陣第一件事就是去i也就是當地的遊客資訊中心,會有免費的詳細地圖可以拿取,
很多旅遊團的行程也可以現場booking。
海龜與鯨魚似乎是當地的代表動物,也發現有個葡萄酒莊在Gladstone。
我沿著地圖找到當地的制高觀景點,拍了些照,不可免俗地去逛了逛當地的購物中心。
接著沿著海岸線往南方走,眼前出現的是很大片的河口潮間帶,有一些像紅樹林的景觀。
在Tunnum Sands踏踏浪,當地因為沒有禁止狗進入,所以看到很多大狗在海邊奔馳戲水。
三兩釣客,些許孩童,因為風景優美,還看到一組拍結婚照的人馬。
澳人拍結婚照似乎會呼朋引伴,因為除了新娘新郎,伴娘及花童都會盛裝一起拍照。
坐在海邊,看著夕陽,手上拿著在超市搶購到的半價烤雞,就這麼享受著我的週末時光。
在台灣從來沒吃過這麼多的巧克力、可樂及高熱量食品,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事勞力工作,竟然沒有發胖。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這邊的雞肉跟牛肉感覺上比台灣便宜好吃,也許是牠們過著比較健康寬廣的生活罷。
不曉得在台灣打拼的朋友們如何呢?
其實老實說,如果真的有機會申請WHV(30歲以下,身體健康),我是蠻建議大家過來澳紐體驗一下生活的。
過來的成本包括簽證費185澳幣(5000多台幣),體檢費(700台幣),
來回機票(淡季飛布里斯本三萬左右台幣),緩衝生活費(我個人帶了八萬多台幣)。
如果要買二手車,精明又努力比價的話我想3000澳幣應該足夠。
現在大概混了兩個多月,我大概把一半的成本都賺回來了,假以時日我想還準備把一些閒錢匯回台灣。
我是有點年紀了,泡菜民族的大學生很多都年輕力壯來這邊掙錢。
不管你是要換個環境還是要搶錢,澳紐地大物博總是有地方讓你闖蕩。
當然,勞力工作都是不輕鬆的。但是,我想在台灣的工作也是超時又磨人。
經過我的計算,如果一年內有10個月都有工作,過著儉樸生活不亂瞎拼,一年存個50萬台幣是很有機會的。
但如果你是來享樂的,那恐怕燒錢的速度也會超乎你想像。
來打工度假的人形形色色,有拼命賺錢存錢的,也有來比劃比劃玩耍的。
有來學語言的;也有來旅行感受不同文化生活的,更有不知道下一步正在思索的。
有遇到台灣人摘菜工作一做就是半年,也有不斷換工作的。
這裡沒有規則,你想要怎麼過生活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