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札記》說好話
2008/01/30 04:09
文/林曉雲
網路上流傳一篇故事,作者開宗明義先這樣說,如果有個「世界盃說好話大賽」,看看哪一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說好話,冠軍寶座應該非瑞士人莫屬!該作者剛到瑞士時,有一次在公車上,重感冒的她噴嚏連連又不停擤鼻涕,每打一次噴嚏,車上乘客就「輪流」轉過頭來對她說:「祝妳健康!」當時好不習慣這樣的「關注」,怪尷尬的,還沒到達目的地就提前「逃」下車,不料下車前還有不少人(包括司機在內)齊聲祝福她早日康復!
超市的收銀員也會在顧客結帳時打招呼,而且隨時間變化招呼詞,例如付完錢,會聽到收銀員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祝你有個美好的夜晚!」或「祝你周末愉快!」瑞士人會道謝,然後不吝嗇的回過頭來也祝福一下對方。這樣大家互相祝福,購物這種瑣碎的例行公事因此變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快樂泉源。
但讓作者覺得溫馨的其實是家人之間的好話交流,作者的先生是瑞士人,用餐完畢一定跟她道謝,說餐點很可口、說他好滿足;出門上班前會祝福作者一天愉快;臨睡前會祝她一覺好眠,長久下來,原本單向的祝福,已變成雙向的互祝,而作者的日子真的就像他們每天所說的話一般,多半愉悅又滿足,作者的結論是,這樣的好話交流就是一家人和樂融融最大的因素,因為這就像「微笑原理」:你微笑,別人就會對你微笑,「情緒」具有高度傳染力,不論好的或壞的,如果讚美成為生命、生活的一部份,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而說好話絕不會是瑞士人的專利,從現在開始,大家也來學說好話,彼此讚美,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摘錄自奇摩新聞--
順便說說在澳洲的感受,在那片大地上的人們單純簡單。
在我居住的小鎮上,逢人便會打招呼。
就算是會車的瞬邊也會點頭微笑,非常自然。
治安好到追逐小豬成為當地新聞報的頭條。
我不明白在台灣的都市人們為何總是苦著一張臉。
出外工作奮鬥,回家還要跟家人唇槍舌戰。
我是從窮到很靠北的家庭長大的小孩,但是在家至少我很自在,可以非常自在地活著。
因為我知道,家人永遠支持我,媽媽就是我的啦啦隊。